第174章 不能出错-《衣冠不南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而最后的律法,这就算是公平的多,毕竟这东西是大家都能接触到的,各地都会进行普法,这是底层官吏的重要政绩之一。

      哪怕是庶民出身的士人,想要接触律法也不是那么的困难。

      这次的考核仅仅用了一天的时日。

      考核结束的时候,县衙当即封了试卷,随即开始送往河南尹府进行审查。

      正在太极殿内的曹髦,也得知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  羊琇站在曹髦的身边,禀告着今日的监考经过。

      “大族子弟们对此很是怠慢一直都有些抗拒,倒也有几个比较积极的,那些寒门子弟们倒是很积极,只是他们的发挥应当是不好的,结束的时候,他们的脸色难看,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  曹髦轻轻点着头。

      这第一次的科举,含金量可能不是很高。

      当下的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地方小吏,换句话来说,这是在召县级的“行政编”,故而考生水平不是很高,曹髦也能理解。

      能通过的不能说都是大族,起码也得是家境富裕,父祖担任官爵的寒门,真正庶民出身的应当是在少数。

      不过问题都不大,只要各地都有储备的人才可以用就好。

      曹髦笑着说道:“这洛阳令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厚望,此人尚且年轻,再磨砺几年,就可以外放担任郡守了。”

      羊琇点着头,说道:“陛下,今日的考核是同时进行的,天下各地的县试应当都是结束了。”

      “等到郡里审批之后,就能取出其中合格的人来。”

      “至于他们是决定要留下来担任县吏,还是决定继续参考,那就得看他们了。”

      曹髦说道:“继续参考的人应当还是不少。”

      “不过,郡考的题目难度会增加很多,那些寒门子弟若是连县考都觉得乏力,郡考怕是过不了了。”

      虽然如今的科举法有些简陋,但是曹髦觉得,这还挺符合大魏如今之国情的,怎么说也是给了底层出身的士人们一个出头的机会。

      羊琇说起了今日的诸多趣事,曹髦听的也很认真。

      就在两人商谈的时候,焦伯急匆匆的走进了殿内。

      “陛下!!”

      “江北大捷!!”

      焦伯如今担任散骑,而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与外地的紧急联络。

      曹髦一愣,焦伯赶忙将前线的战报递了上来。

      曹髦翻看了片刻,脸色一直都很平静。

      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  焦伯却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,这何止是不错啊,拿下了江北,这是直接改变了天下的局势,拿走吴国的江北,这跟拿走蜀国的汉中是同样的概念,直接逼的对方进入了完全防守模式里。

      江北的战略价值极高,从这里既可以攻打吴国,也可以攻打蜀国,大魏占据此处,往后这两国都不得安生了。

      这是自从文皇帝以来大魏取得的最辉煌的战略成果了。

      以王基那个种田狂人的属性,他要是在江北几个城池内种上几年的田,那简直是吴国的噩梦。

      曹髦看完了战况,又看起了王基的书信。
    第(2/3)页